【实践进行时】寻迹"渔"太湖,生态享智能
实践时间:7月14日-7月19日
实践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实践主题:深入研究太湖渔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智能解决措施
实践成员:张唐珺、蒋婷、李可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本次“寻迹‘渔’太湖,生态享智能”小分队前往了有“人间天堂”美称的苏州,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六天。为响应商学院以“生态保护,美丽中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的号召,我们于7月14日-19日来到江苏省苏州市,考察太湖的生态环境和渔业发展状况,通过学习、采访、实践,以围网养殖为切入点,探讨太湖旅渔业发展并为当地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遇贵人
一段实践路,顺利启程
2018年4月13日和5月25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和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正式对外发布了拆除太湖全部围网的公告和《关于太湖围网拆除补偿方案的公告》,要求2018年12月底前基本拆除太湖水域4.5万亩围网,明年6月清理到位,对养殖设施做无公害化处理。
我们的第一站便是前往苏州市环境保护局,为本次社会实践做一个基本的知识贮备。宣教科的小姐姐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为我们的实践指明了方向。她说,超密度、大面积围网养殖导致的水草剧减、水体富营养化、未被捕食的饵料、水生动物的代谢物等均是拆除围网养殖的原因,具体的情况还需我们自行研究。
访渔民
一段炽热却平凡的故事
“华夏第一淡水渔港”的太湖渔港村虽然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民风淳朴。湖边是一家家的水产品商店,我们走在路边,随时可以闻到一股来自太湖的气味。码头边停靠着一艘艘渔船,有些破旧的不能再用的就留在岸边当做渔民休息和放置产品的棚子。我们探访了商店的老板和渔港村的居民,他们告诉我们,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就是他们下湖捕捞收网的时候。为了保证它们的新鲜,这些水产品便立刻被卖到商家手中,渔民们一天里最重要的工作也就做完了。这里的午后阳光十分强烈,渔民们都躲进家中休息,大街上的人寥寥无几,只剩下几艘还在航行的渔船,向我们展示着这古老而又蓬勃的行业的生命力。
寻声音
一段聆听八方,开拓思维的历程
江南有太湖,太湖三百里。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这首《太湖美》道出了江南的灵秀在于水,而太湖的水,则是江南水的魂。
为了了解苏州当地居民以及游客对于太湖生态环境的看法,我们以问卷形式采访了许多拙政园中的游客和前往太湖新天地的居民。令我们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拙政园中遇到了一位本地人,他不仅跟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太湖的见解,还对我们的问卷提出了建议,如问卷设计不太科学,事实情况是太湖污染严重的是无锡段,苏州和湖州的水质相对较好,渔业捕捞多种方式都有,且对水质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太湖污染的核心是人口密度过大,环太湖地区有三千万人口以上,而且都是经济发达城市,已超越了太湖的生态承载能力,生活用水污染已超过工业污染。所以治理太湖最优先的是控污染工业,长期是控制人口数量。他的看法与我们先前的了解还是有很大不同,也让我们意识到了我们应该拓宽思维,从各个角度展开实践。
太湖新天地与拙政园相比,是另一番滋味。太湖新天地的中央广场的台阶上都是家长,津津有味地看着大屏幕上的电视连续剧,小孩子们则在屏幕下面的舞台上玩耍。我们趁着广告的间隙,对居民发放问卷及调查采访。比较可惜的是,他们在大部分的问卷中都勾选了不了解的选项。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居民对于太湖的渔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都不是了解的很透彻。政府在这方面的普及力度不是很大,宣传工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寻迹“渔”太湖
生态享智能
开新篇
一段反思历史,畅想未来的旅程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我们的课题,我们走访了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在和负责人的采访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信息。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是隶属于江苏省海洋渔业局的直属机构,而太湖涉及到两省,四个地级市,十一个县区,他们主要负责全面协调太湖渔业工作。
拆除围网已在顺利进行中。负责人告诉我们,政府非常关注渔民的后续生活,补偿方案在5月份已发布,这几天已着手在太湖进行评估。预计在2019年6月份前,所有设施全部上岸进行无害化处理,政府将进行失业补贴,根据相关政策将渔民纳入地方社保体系,也有后期的转业规划培训。这不禁也让我们纷纷感叹相关部门的考虑周全。
负责人也提到了太湖的蓝藻事件,爆发在2007年引起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与反响,我们也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与其展开了如何应对危机的讨论。一方面要注重对太湖环境的治理,江苏省专门在每个市设立了263办公室针对太湖水环境治理.具体到各级政府督促并举,主要的措施有洁源控污对污染的企业关停并转。其次,是对整个渔业环境和制度怎样进一步完善和保护渔业资源,控制捕捞强度,打击非法捕捞督促执法工作。因此,在太湖也有长达7个月禁渔期,就算可以开始捕鱼,围网作业也只能存在20多天。
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更加偏向于渔工方面以及渔业发展与管理。太湖历史上曾经有107种鱼类,但是现在只剩下60多种,除了历史原因,水利建设也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之一,沿湖环境变化,入海口慢慢束合长江上游,鱼进不来,只能靠人工解决太湖生物空缺。一方面加强保护,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
在这六天的深入了解中,我们既亲身体验了一番“人间仙境”与苏州的百姓民情,也收获了很多游客与居民对苏州的看法、对于苏州园林的夸赞与对于苏州渔业所带来环境问题的见解,让我们耳目一新。我们也走访了相关部门,答疑解惑,得到了最权威的解答。聆听各方各面的声音,在他们的答案里寻找苏州这座江南古城,在他们的看法中学习知识。我们会在后期分析与总结中,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实践。
←
寻迹“渔”太湖生态享智能
实践团队:寻迹“渔”太湖,生态享智能
往期实践推送回顾
近期热门文章
【华理最美寝室】女神学姐手把手教你用1000元打造唯美北欧风
·END·
华理商之潮